学习困难组儿童92%有各类心理卫生问题;而优良组仅22%。心理卫生问题主如果注意障碍、多动症,学习兴趣缺少,学校适应不好的,社会交往不好的,脾气问题,情绪问题,行为问题与成熟迟滞等。据统计,就学习兴趣缺少问题来讲,两组差异甚大,学习困难组儿童34%左右对学习无兴趣,为优良组儿童的10倍。
有的儿童患有多动症,即注意缺点多动障碍。他们无任何兴趣喜好,不可以较长期地集中注意。即便在看一般儿童所最喜欢的电影、电视涟环画与体育比赛游戏节日等等的时候,也不可以全神贯注,而是手脚不停、忙忙碌碌;就是在严肃、陌生的环境中,他们仍不可以控制自己。这种儿童入学后总是同时出现学习困难。多动症儿童情绪不稳定,自我控制能力差,对我们的行为举止常不加考虑,总是会做出危险动作或破坏性行为,甚至自伤、伤人。
依据有关资料统计,多动症的发生率占在校小学生的5%左右。有的多动症儿童,对周围人影响较大,被发现较早,也可较早就医,他们中多数是老师建议而来就医的。有的多动症儿童,思想不集中,小动作较多,但不影响别人,所以被发现较迟,一般到小学较高年级时,学习发生困难了,才由父母带到医院就医。
怎么样在家庭中早期发现孩子的多动症呢?父母可用,童多动症量表,并根据量表的需要,给孩子打分。
儿童多动症量表的内容为:
1.活动过多。
2.容易激惹,好冲动。
3.打扰其他儿童。
4.做事有头无尾。
5.常常坐不住。
6.注意力不集中,易于分心。
7.需要需要立即满足。
8.很大声喊叫。
9.情绪变化快。
10.易发脾气、暴躁,做出不可预料的行为。
评分标准:没为0分,稍有为1分,多为2分,不少为3分。假如总分大于10分,就应引起看重,必要时可去儿童心理门诊咨询。
不可乱套多动症帽子
为了不使诊断扩大化,现在精神医学对儿童多动症诊断有如下诊断标准:起病于学龄前期,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,并拥有以下行为中的4项。
※需要其静坐的场所很难静坐,常常动个不停。
※容易开心和冲动。
※常干扰别的人。
※做事常有始无终。
※注意力很难集中,常易转移。
※需要需要立即得到满足,不然就要产生情绪反应。
※常常多话,好插话或喧闹。
※很难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。
※学习成绩差,但不是由智商障碍引起。
※动作笨拙,精巧动作较差。
大夫诊断时还须排除精神发育迟滞、儿童期精神病、焦虑状况、品行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所;引起的多动症状。
多动症的综合治疗
在学习困难儿童中,因多动症引起学习困难的占相当大的比率。从事心理工作的
大夫对这种患儿使用综合治疗,获得了比较认可的成效。综合治疗就是把学业补缺、心理健康咨询和药物治疗三者相结合的治疗办法。
使用综合治疗办法后,据统计,低年级多动症学生平均成绩提升20分左右,高年级多动症学生平均成绩提升10~20分,不少学生由班级的差生跃居为优等生。父母和教师一致觉得对多动症儿童使用综合治疗的成效是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