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近日已证实,外来工子女有望试行“异地高考考试”,试点工作将由各地自行提出。作为外来工人口第一大省,广东有无试点“异地高考考试”的时间表?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前天回话称,现在尚不了解我省有试行计划。
“异地高考考试”雷声大雨点小,从2008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解决外来务工职员子女就地高考考试问题,到《国家里长期教育改革和进步规划纲要》征求建议,言及“异地高考考试”具体方法10年内可能颁布,再到《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百问》中有气无力地说:待机会成熟时,试行进城务工职员随迁子女在异地参加高考考试。吵吵嚷嚷了两年多,不见实质性动作。
非常难想象,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,从学前教育就在广东同意教育,向广东所在地缴纳了小学、初中、高中阶段的赞助费、借读费,十多年下来,却在高考考试到来时被打回原籍,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无奈?当然,大家可以自欺欺人地说,原籍的高考考试大门并没向他们关闭。但,在各地高中课改风生水起、高考考试自主命题千姿百态的时下,让一直同意广东基础教育的人,去同意另一个标准体系的考评,未考已先输了三分。
对于“异地高考考试”落地难,有关方面一直振振有词:这并非教育本身的问题,而是牵一发动全身。到底会动到全身的哪儿,总是语焉不详,一般会大而化之地指向现行户籍规范。其实,高考考试改革本可以与户籍规范不相矛盾,由于不少改革都需要从微观入手,而不是等待宏观改革完成再做微观调整。高考考试改革就是个微观问题。
事实上,不少省份的高校都有所在地省份外的招生计划。这部分招生计划既然可以面向非本省户籍考生招生,那样就应该优先考虑为当地经济社会做出贡献的外来务工职员子女。理想的招生计划策略是:以考生人数确定招生计划,包含外来务工职员子女在内。有人测算,伴随全国高考考试报名人数不断降低,到2014年,高考考试报名数将与招生数持平。那样,按考生人数确定招生计划,几乎势在必行,同时也是解开“异地高考考试”困局的钥匙。
当然,有人会担忧“高考考试移民”汹涌而来。这无疑有的杞人忧天。需要明确的是,“高考考试移民”的出现是基于统一高中教程、统一高考考试试题的年代背景。而今时过境迁,各地高中课改不同、高考考试试题不同,同意了a模式的基础教育,却“移民”去参加b模式的高考考试,是不少考生所不想选择的。
本质上,“异地高考考试”是一个年代的形容词,用来形容这个年代是不是公平公正,是不是尊重了进城务工职员的劳动贡献,是不是给予了进城务工职员产业工人的待遇。所以,在教育部“异地高考考试试点工作由各地自行提出”的政策下,各地不可以沉湎于对困难的喋喋不休上,应该直面问题寻求对策,给“异地高考考试”一个明确的时间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