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“打人莫打脸,揭人莫揭短”,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古训。
然而,我却在揭孩子短的路上乐此不疲。
同事抱怨自己家孩子月考成绩差,我安慰道:
“咳,我家闺女月考成绩退步200多名。”
同事抱怨儿子又懒又邋遢,我附和道:
“我闺女也没好到什么地方去,脱了袜子就直接放在写字桌上,也不嫌味儿。”
跟闺蜜们拉家常,只须提到孩子,我不是吐槽闺女“白眼狼”、“没心眼”、“脑子缺根弦”,就是气呼呼地数落闺女,这更不是,那也不可以。
闺女不在场时,我说得不亦乐乎。
闺女在场时,我照样唾沫横飞。
我一直感觉,揭闺女的短特别能彰显我为人爸爸妈妈的责任感,“你看,我多操心,多累。”
嫂子刚说完小侄子“衣服不放在眼前,根本就不了解该换什么”,我紧接着就又把闺女把袜子放自己写字桌上的事抖落了出来。
我正笑得前仰后合,闺女蹭地站了起来,愤怒地看着我:
“妈,这事你要说多少遍?
逢人就说,逢人就说,你不也是抠了鼻屎随手一弹,买个床垫让人骗了3万8,考个驾驶证,科目二连考四次不过......
这类丢人的事,你也不少,我什么时间到处宣扬过?”
说完,闺女抹了一把眼泪,跑了出去。
我坐在那又震撼又愤怒又无地自容,屋子里的氛围也尴尬到了极点。
我没想到我无心的调侃居然激怒了闺女。
更没想到,被当众揭短的感觉居然这么难受,就像让人扒光了衣服示众,寄颜无所。
怪不能心理学家说:
“人类最负面的情感不是悲痛,更不是愤怒,而是羞耻感。”
这一刻,我终于懂了揭孩子短是件多么愚蠢的事。
动画片《大耳朵图图》里有如此一段情节。
图图母亲一开父母会,就担心地对老师说:
“大家家图图在婴幼儿园有多淘气,是否常常犯了错误误,爱打架,爱撒谎,胆子小,爱挑食......”
每当这时,图图都是红着耳朵,低着头,不知所措地站在那。
以至于到后来,一听说要开父母会,图图就躲在门口瑟瑟发抖。
每次开父母会,她的母亲都特别积极地凑到老师面前,不停地询问她的表现。
假如老师稍微夸赞她几句,母亲就故作焦虑地说道:
“老师,你不了解,这孩子特别粗心,自觉性也不高,给她个好脸色她就飘......”
她本来大好的心情,瞬间被母亲臊得满脸通红。
印象最深的是,有一次老师在父母会上提出,让她参加全校的演讲比赛,她母亲“噗”的一声笑出声,连连摆手道:
“不可以、不可以、老师,她一上台就紧张,一紧张就拉稀。”
同学们一阵哄笑,她一边流泪一边跑出了教室。
那天晚上,她在我们的QQ空间写下了这句话:
“是否我一无是处,让人耻笑,你就会非常高兴。
是否把我扒光了,钉在十字架上,你就特别荣耀。”
记得《七宗罪》里也说过如此一段话:
“总有那样一些人,会赤裸裸地剥去那层美好的外衣,把所有糜烂呈现给大家,展示给不愿去承认的大家,真实的叫人吃惊,残酷的叫人发指。”
确实是残酷。
爸爸妈妈越是宣扬孩子的缺点,孩子就会把这类缺点记得越结实。
在之后任何一个需要突破的关口,孩子都会想起那天的羞耻、狼狈和无地自容。
于是,他们变得愈加沉默,愈加胆小,愈加自卑,就像是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所说的那样,“大家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,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”。
一位母亲携带8岁的女儿去参加著名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的咨询会。
她一见到徐国静老师,就情绪激动地向徐老师历数了女儿数十条罪状:
“徐老师,我这个孩子非常笨,非常不懂事,不努力,不认真,学习马马虎虎,叛逆,犟嘴,常常跟我争辩......”
徐老师问她:“你的孩子来了吗?”
她把手伸到身后,像抓一只小鸡似的把女儿拽出来,愤怒地说:
“你看,没出息,藏起来了吧。”
此刻的小姑娘,早已泪流满面。
而沉浸在自己愤怒中的母亲,完全看不见女儿的痛苦。
这一幕让徐国静老师深深地痛心:
“面子就是孩子的自尊心,而自尊心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东西。撕碎孩子的自尊心,就撕碎了孩子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,同时也会唤醒孩子人性中不好的一面。”
试想,一个天天被指责、被批评、被贬低的孩子,一个从来没令爸爸妈妈认可过的孩子,他如何或许会爱上自己,如何或许会对自己认可,又如何会快乐?
![]()
就在上个月,武汉江夏一中,14岁男生由于在校打扑克牌被请了父母。
愤怒的母亲当着不少同学的面,在学校走廊里对孩子扇耳光、掐脖子、戳额头......
母亲转身走后,男生默立了两分钟,忽然爬上栏杆,一跃而下。
这个才14岁的少年,从此再也看不到这个漂亮的世界了。
![]()
不少人都说“目前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”。
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:
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次就被击溃的。“当你看见一个人非常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件事情,那这个人已经用这个方法无数次了。”
![]()
孩子的羞耻感更不是一次就爆发的。
大家只看见了孩子被打一次骂一次,就以跳楼自杀或其他方法伤害自己,却浑然不知,类似的伤害,他们已经承受过太多次了。
扒光孩子的面子,击碎孩子的自尊,让孩子“知耻而后勇”,是最糟糕的教育。
由于有时候,孩子不只不会“知耻而后勇”,反而会“破罐子破摔”。
就像英国教育专家洛克所说的那样:
爸爸妈妈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,子女对我们的名誉就愈重视,他们感觉自己是有名誉的人,因而会更小心地去保持其他人对我们的好评;
如果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,使其无地自容,他们便会失望,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了,他们愈感觉我们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,则他们设法保持其他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更加淡薄。
孩子的世界非常小,爸爸妈妈逞口舌之快,毁掉孩子的自尊心,也会毁掉孩子的生活。
04 聪明的爸爸妈妈,都了解维护孩子的面子
《垫底辣妹》里的沙耶加,学习成绩垫底,还一直惹是生非,老师对她冷嘲热讽,同学们也常常欺负她。
有一次,老师叫来了沙耶加的母亲,斥责沙耶加在课堂上睡觉,并勒令她退学。
然而,沙耶加的母亲并没恼羞成怒,而是诚恳地跟老师道歉,并对老师讲解说:
![]()
“真的真的深表歉意,但沙耶加真的在拼命努力,在补习班也学习到非常晚,回到家也学习到早上。”母亲的“护短”,让自暴自弃的沙耶加重新燃起了变好的期望和底气。
她真的开始认真补习功课,并勇敢地朝着我们的目的努力,最后以出色的成绩回报了母亲。
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
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锐的角落,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。
意大利有一位小孩子,他唱的歌被老师嘲笑“声音像风吹百叶窗”那样难听。
母亲安慰他说:“你有音乐才能,我从你天天的小进步就了解。”
这个小孩子后来真的成为了著名的歌剧歌唱家,他就是恩瑞哥·卡罗素。
就像斯宾塞所说的那样:当孩子感觉到被爱、被信赖时,奇迹不久就会出目前你面前。
聪明的爸爸妈妈,都了解维护孩子的面子。
由于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,都是孩子自我评判的标尺。
当众揭孩子的短,用冰冷的否定毁掉孩子的期待,用毒舌刺伤孩子的自尊,用冷漠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,孩子失去面子,也会毁掉里子,继而一生都将活在爸爸妈妈“口舌之快”的梦魇中。
与其如此,大家不如用温和的鼓励,宽容的接纳,一定孩子们的亮点,帮孩子树立强大的自信,让孩子们的内心丰盈而笃定,继而帮孩子们收获愈加璀璨的自己。
有句话说,爸爸妈妈逆,孩子反。
爸爸妈妈无视孩子的内心,孩子将心如死灰。
爸爸妈妈看得见孩子的内心,孩子才能在爱与尊重中向阳而生。
不当众揭孩子短,是为人爸爸妈妈最聪明的选择。
共勉!
*来源介绍:本文源自女儿派(ID: nverpai),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,这里都有;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,这里都懂;愿她们一生纯良,一生知礼,一世得体。图片源自摄图网。
(图文来自互联网,侵权删)
![]()